一、建设背景
工业互联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成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中央高层也给予高度重视,颁布《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一系列国家利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更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建设意义
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广泛深入应用来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从而释放新型工业化发展动能。加强科技赋能。在龙头企业设立工业互联网科研部门, 在高等院校增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把工业互联网“重器”真正变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利器”。
三、实训室规划图
项⽬内容和⼯作任务:按照完成实训室基础建设和设备配置:布局图按照拟采购17 套⼯业互联⽹⼯程实训平台、17 套编程计算机、17 套编程⼯作台、17 个凳⼦、1套智慧⿊板、1 套多媒体讲台、2 套储物柜来进⾏布局设计,场地选择和布局设计:
以约 125 平⽶场地为例,进⾏实训室布置。⽅案整体布局效果参考图如下:
四、平台整体概述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它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通过对人、机、物全面连接,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设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现场感知设备及控制设备,通过智能物联网网关,将远程通信模块、PLC 逻辑控制器、工业仪表以及传感器等,集中到IoT平台,并利用大数据一站式开发平台、数据可视化系统, 实现网络化可视化的数据采集监控,以及物联网行业基础应用。
4.1.产品特点
工业数据采集具有一些鲜明的特征,在面对具体需求时,不同场景会对技术选型产生影响,例如设备的组网方式、数据传输方式、数据汇聚和管理等。
1.教学直观
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为基础,在教学上进行优化和设计,通过项目任务的形式,使得学员完成不同的任务时,动手操作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更好地诠释了“实践验证理论,理论又促进实践”的职教理念。着重了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较为常见的场景,实训任务内容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多种工业协议并存
工业领域使用的通信协议有很多,如Modbus/TCP、PROFINET、OPCUA,以及大量的厂商私有协议。在工业现场,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采用不同的工业协议,要实现所有设备的互联,需要对各种协议做解析并进行数据转换,制定标准,综合现场的电磁环境抗干扰要求、数据带宽要求、传输距离、实时性、组网时支持的设备节点数量限制、后期扩展性等因素,设计好OT与IT互通的接口。
4.2.设备外观
标准控制屏可以容纳整套设备的器件,直观、具体、逻辑清晰、便于整体学习;安全配电系统:带有空气开关及漏电保护系统,保证系统使用安全可靠;提供AC220V电源线用于外接工作电源;
供电系统:有强弱电供电系统,外接AC220V电源输入供电,能提供包含有AC220V、DC24V、电源输出,直流输出满足工位上各类器件的供电需要。